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将铁路安全纳入法治化轨道 川渝人大联合做了这件事

将铁路安全纳入法治化轨道 川渝人大联合做了这件事
2021-09-02 10:25:36 来源:

积极推进高铁安全立法进程,确保铁路安全持续稳定。8月31日,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在成都联合开展铁路安全立法调研,协同推进川渝两地铁路安全立法工作。为什么要为铁路安全立法?如何推进协同立法?记者跟随调研组进行了采访。

将铁路安全纳入法治化轨道 川渝人大联合做了这件事

为何立

依法保障铁路安全运行任务急迫

近年来,在建设交通强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川渝面临铁路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省铁路营业里程超过5600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4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的不断扩大,开行速度和密度的快速提高,对铁路安全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受地形等因素影响,铁路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影响铁路安全的外部隐患大量存在,铁路安全压力较为突出。将铁路安全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显得更为急需和迫切。

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了解到,2020年、2021年,先后有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制定《四川省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议案、关于制定《四川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议案。去年9月,在办理代表议案过程中,省人大经济委组织省人大代表和省发改委、成都铁路监管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座谈,分析研究《四川省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规定》实施情况,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工作。

“我们和重庆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了充分沟通,提出关于铁路安全协同立法的建议,得到了重庆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省人大经济委副主任委员吴泓告诉记者,“此次铁路安全管理协同立法,将进一步总结合作经验、完善协同机制,确保按照立法计划今年11月提请第一次审议。”

将铁路安全纳入法治化轨道 川渝人大联合做了这件事

如何立

相互借智立法问题研究集中攻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落锤试验机,有效高度9.1米,锤头重量1吨,底座重量10吨。按照铁标规定,钢轨焊接每生产500个接头需进行生产检验,检验的主要项目就是落锤试验……”在成都工务大修段焊轨车间,调研组实地参观了钢轨焊接、精磨和探伤等作业流程,感受到各方为铁路建设安全所做的努力。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张山告诉记者,铁路安全涉及到建设、线路和运营安全,其中,建设安全是基础的设施建设,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安全,线路安全主要是周边环境安全,运营安全则主要涉及制度和人的管理。“今天实地参观了铁路焊轨、铺轨等车间,感觉设备比较先进,管理比较规范,工人非常敬业,建设安全比较有保障。“

记者注意到,两省市目前的协同立法文本草案中,都就建设安全、线路安全、运营安全设立了专章,还专章明确了区域协作的内容,提出川渝相关部门以及铁路运输企业建立铁路安全管理沟通协调合作机制,统筹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铁路安全管理重大问题,构建川渝地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勤联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当天召开的研究部署协同立法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正在推进中的立法文本体例、内容条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包括将川渝协同立法写入总则、禁止性行为和处罚标准需要尽量一致等。双方讨论确定,下一步要在统一审议时间、统一规则和完善执法协作机制三方面着力,特别是要在关键的安全措施、禁止和限制性的行为以及法律处罚责任三方面保持基本一致。

共同调研、沟通协调、达成共识,是协同立法的良好开端。双方表示,在推进协同立法进程中,将相互借智,通过立法信息充分互通,立法资源共享共用,开展立法问题研究集中攻关,在重要条款设置上多交流、多会商,推动建立相对统一、相互衔接的法规制度,为建立健全协同立法工作机制探索实践、创造经验。(记者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