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8月7日至8日,四川东部和南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截至8日13时,已造成泸州、绵阳、南充、达州、巴中、甘孜6市(州)的12.1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45间,严损房屋118间;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针对此轮强降雨,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防办”)已对成都、达州、南充、巴中、遂宁等暴雨预警区域的5市12县不间断开展滚动调度,同时紧急调度19支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援。截至目前,成都、内江、达州、南充、遂宁、泸州、巴中、宜宾的8个县(市、区)、21个乡(镇)共提前转移避险2031户、7757人。
自今年第一轮强降雨以来,省防办强化值守调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加密调度提醒,做到上下联动、反应灵敏,确保各项防汛救援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四川已建立的省、市、县、乡四级防汛救援队伍共4445支,有227848名救援人员时刻待命;已建成以省级储备为中心、市县级储备为基础、乡镇储备为辅助的储备体系,共储备救灾住所类、背服类等物资262万件(套),可安置保障约100万人。
此外,针对各地重点防控区域、点位和行业,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还提前下发了《关于扎实开展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开展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按照“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原则,主要围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以及河心洲岛抢险救援力量、装备物资落实等重点工作展开。该厅工作组将分赴各地督导隐患排查情况。
“紧盯最担心的问题、最薄弱的环节,逐一梳理排查对象,明确排查内容和要求,合理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措施。”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表示,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将建立整改台账,列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能立即销号的抓紧销号,不能的则要求各地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制定完善监测防控、排危除险和避险转移等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致灾风险。另外,对需要向社会公众公布的隐患,将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广泛告知受威胁群众,确保应知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