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电力检修人员对±800千伏雅砻江换流站设备进行大负荷红外测温专项检查
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7月27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四川电力”)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暨2021年年中工作会议,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题,围绕如何建设符合四川省情、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等重点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加以明确。
2021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深入开展“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以省为责任主体的实施路径,制定落实“双碳”行动方案任务清单,明确了84项重点工作。2021年上半年,国网四川电力经营区新能源新增并网43.9万千瓦、增长7.1%;完成电能替代80亿千瓦时、增长38%;全社会充电设施用电量5.3亿千瓦时、增长1.6倍。在建设目标规划方面,预计到2035年,四川将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预计到2050年,四川将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国网四川电力检修人员对±800千伏锦苏线开展防地质灾害特殊巡视
据了解,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将逐步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发用电一体的“产消者”(即用户既是电能消费者,也是电能生产者)将大量涌现,呈现大电网为主导、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格局,系统整体将由源随荷动的实时平衡,逐步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非完全实时平衡转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是顺应能源技术进步趋势、促进系统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亦是实现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沐浴在夕阳中的±800千伏雅砻江至江西输电工程
从全国来看,四川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地。作为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四川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48亿千瓦、居全国前列,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总量超1亿千瓦、目前仅开发约5.5%,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根据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全省将加快“三江”水电、凉山州风电和“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从“以水电为主”到“水风光并举”的转变,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资源禀赋优势更加凸显。就四川而言,能源电力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就行业而言,电网则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目前,国网四川电力立足四川资源禀赋、能源结构、电网定位等特点,发挥数字化转型、产业变革等领域的优势,明确“九个加强”(即加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加强电网数字化转型、加强调节能力建设、加强电网调度转型升级、加强源网协调发展、加强全社会节能提效、加强能源电力技术创新、加强配套政策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交流合作)工作任务,合力为构建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新格局、建成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更多电网力量。
据悉,2021年下半年,国网四川电力还将提前研究政策路径、推进试点示范建设、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电网升级发展、提升用能电气化水平、拓展数字化转型深度,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努力走出符合四川省情、具有四川特色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之路,更好地根植四川、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