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大巴山里来了北京医生

大巴山里来了北京医生
2021-06-23 09:30:29 来源:

“演讲PPT已发到群里,大家可查看,不懂之处尽管问我。”6月15日,刚从达州市宣汉县返京的李明阳又将自己整理的一套学术资料进行了分享。让这位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心头始终挂念的,是千里之外的大巴山。

2000年以来,解放军总医院先后派遣18批156名医务人员,奔赴大巴山区的宣汉县进行对口帮扶。

近期,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医疗队又一次走进宣汉县开展巡诊活动。

大巴山里来了北京医生

6月8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专家张强(中)带领宣汉县人民医院的
十多名骨科医生进行病房巡查,讨论疑难病情。 尹敬摄

手术示教600余台次

6月3日10点45分,宣汉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手术室内气氛紧张,护士反复核对手术需用的物品清单,医生拿着病历讨论病人病情。

宣汉县人民医院的首例3D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即将进行,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普外科医生马冰做手术示教。

接受手术的患者今年68岁,诊断患胃病多年,入院前呕血大于7小时,亟须做胃癌根治术。“我们医院还没做过全胃切除术。”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易守勤说。

幸运的是,恰逢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来到宣汉开展巡诊活动,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及前沿的诊疗手段。这是解放军总医院在宣汉县人民医院创造的又一个“首次”。

自2000年起,解放军总医院共向宣汉县人民医院派出18批156名医务人员开展驻点帮扶,北京医生们在宣汉共做手术示教600余台次。在这里,成功实施了宣汉县首台屈光近视眼手术、首例玻璃体切除手术、首例ERCP手术……

“专家做的每台手术,都是本地医生的学习模板。”宣汉县人民医院院长冉启军说,现在宣汉县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宣汉县人民医院从“二乙”跨越至“三甲”综合性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对口帮扶密不可分。

驻点持续帮扶21年

6月6日8点20分,按照行程安排,解放军总医院医疗队8名队员来到宣汉县中部山区的塔河镇义诊。因村组干部提前一周通知村民义诊时间,当天有400多名村民前来就诊。

塔河镇石坝村村民周绪翠挤在排队人群的最前面。为周绪翠接诊的是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强,结合前期的CT检查报告,张强告诉周绪翠:“患了慢性关节炎,得进行系统规范的持续治疗才会有好转。”

做完检查,周绪翠现场免费领取了药品。

这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义诊,医疗队的医生每人平均接诊50多人次。来自北京的医生们耐心解答群众的各类健康问题,并进行了健康知识及疾病防治宣教。

帮扶不曾断线。回到北京后,李明阳建立起一个微信群,把不少宣汉当地医生拉进群,不时将山区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共享。

提升山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规范化运行,以及针对山区群众的健康意识教育,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护理部主任王晓媛此行关注的重点。

王晓媛发现,通过解放军总医院持续21年的帮扶,医院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已在宣汉实现成功复制,“甚至部分乡镇卫生院已在按三甲医院标准运转。”(赵权军 记者 袁城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