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商、引大资’的认识不够到位,‘基础上、保障上’的制约尚未完全破解……”6月16日,达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5月该市招商引资工作,当地一名考核排名末位的县(市、区)负责人,深刻剖析该县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短板。
招商成效月月考核、首位末位现场交账……今年以来,达州聚焦经济工作“主战场”,全市上下“一盘棋”,以招商引资工作月度考核和市委常委会首末位汇报等创新制度为抓手,全面压紧压实各地党政“一把手”招商责任。
“给工作紧迫感,更好地督促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把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在行动上,推动投资接续发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后劲。”达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用数据逗硬考核。达州市委常委会上,一份数据统计表格提前放在参会人员的面前,清晰罗列了达州全市7个县(市、区)和达州高新区等8个考核单位5月招商引资相关数据。分别从5月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情况、新签约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25亿元及以上重大在谈项目、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统计。
“只有人跑起来,考核数据才会动起来。”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负责人介绍,一个考核类别分别对应一张考核表,数据保持每日动态更新,既强调了对外招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严格考核了招商的最终成效。
“月月赶考,成绩差了脸上也挂不住啊。”在全新考核方式的积极推动下,今年5月以来,各种类别的招商活动在达州各地密集展开,不断创新的招商方式在各地积极尝试。
在大竹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一月内共计有10天时间在外招商,率队前往重庆、成都、广东等地对接考察长安汽车、OPPO、普得实业等12家重点企业。在达州市通川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率队前往岳阳、厦门、宁波等地,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多家企业深入洽谈。同时,在通川区的积极邀请下,大唐集团、森标科技、蚁安居等10家知名企业来到达州进行投资实地考察。
紧盯大企业、大项目展开攻势。达州高新区重点拜访了西藏西控新能源等“三类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介园区极具竞争力的玄武岩纤维等主导产业。开江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中国500强”东旭集团、“世界500强”大唐集团分别与开江签约,将其拓展的全新业态重点项目布局达州。
围绕产业链的做大做强,把轻纺服饰作为县域首位产业的渠县,积极参加达州市轻纺服饰投资推介杭州峰会,借助浙江渠县商会牵线搭桥,促使宁波9家轻纺服饰类企业到渠县考察。达州高新区则瞄准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在遂宁举办玄纤产业推介大会,签订产品订购协议3个,涉及金额1.2亿元。
更多的创新方式在不断尝试。大竹县借助重庆理工大学创业校友会,开展线上直播招商,视频累计关注量超过6000人次,将大竹县的自然资源、功能定位、交通区位、产业优势和投资环境等情况进行了点对点式地推介。在万源市,则通过对招商项目库、目标企业库、产业信息库等工作平台的建立,使一批精心包装的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大项目找到了大山外的投资商。
紧盯党政主要负责人这个招商引资的关键群体,区级领导交账在达州市达川区火热开展,部门、乡镇“比学赶超”竞赛,现场亮招商成绩、赛项目进度。宣汉县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招商小分队及县级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构建起“领导带头、单位挂包、全员招商”新格局。
来自达州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5月,达州各县(市、区)和达州高新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累计开展各类招商考察活动30次,对接企业达到75家。5月,达州全市新增1亿元及以上项目达到40个,投资总额428.1亿元。新增投资25亿元及以上的在谈重大项目18个,投资总额近700亿元。(记者 袁敏 袁城霖)
原标题:招商成效月月考核、首位末位现场交账 压实责任 达州5月引资 428.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