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到10日,《数据安全法草案》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三审。
随着数据安全新规的推进,企业该如何守正创新?又应如何利用数据实现自身发展?近日,在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主办的“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助力金融科技发展”论坛上,来自四川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的专家代表,围绕数据安全和发展展开讨论。
数据滥用 保护意识不足,乱象亟须解决
“科技创新并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相反,数字金融领域更易产生业务、技术、数据、网络等多重风险。”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晓玫细数了近年来发生的数据隐私泄露事件,认为越来越多的数据传输从内部专网转向互联网,大量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开放的网络中。与此同时,不法分子窃取数据的手段不断翻新,部分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数据保护意识不足,“整治数据滥用乱象已经成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该如何保护数据安全?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伍成旗表示,近年来,国家和四川出台了多项关于数据治理方面的政策文件,为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储备。
“还要利用科技手段。”四川川投云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东坡表示,金融新业态对关键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必须提前谋划多种技术方案,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保护体系。
金融创新 深化数据应用,开发应用场景
“也要认识到数据的价值。”与会嘉宾表示,数据治理和数字化转型密不可分,除了要优化数据治理、强化数据保护,还要深化数据应用。
在川金融机构如何利用数据进行自身业务发展?伍成旗建议,金融机构要在发展中找准市场定位和服务领域,结合国家和四川省的重点工作,在乡村振兴、消费金融、文旅金融等方面拓展应用场景,开发更多的产品,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银行业机构要利用好数据开发智能客服、智能网点等;证券业机构要扎根智能投顾、智能投研,保险业企业则要在智能理赔等方面发力。”同时,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契机,积极开展金融科技服务探索。
已有企业展开探索。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据的应用,设计了不少定制化金融产品,打造了面向经营性场景的小微企业风控系统;中金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数据匿名碰撞等技术,为要素的流通打造了服务平台。(记者 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