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5月31日,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消息,绵阳江油市永胜镇六峡村10千伏武云线云顶二组分支线的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六峡村的线路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7%。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永胜镇六峡村(原白云村)村委会,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开展“党建+安全”双交底并宣誓 供图 国网四川电力
5月20日,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带着8匹骡马,身背干粮、肩挑背扛,徒步翻越近5公里山路,途径10几处U型弯道,以及300余米仅有一人宽度的约90度陡坡路段,将重达20多吨的材料和设备运到云顶山上,对云顶山运行了24年的10千伏老旧线路进行升级改造。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永胜镇云顶村,工作负责人甘永成带领马帮运输线路改造所需物资 供图 国网四川电力
由于山路崎岖,不通公路,车辆和大型机械无法到达,改造所需金具、绝缘子、避雷器等物资材料需用马匹和人力扛运上山。当天,队员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村民何胜全与几位村民自发前来,帮忙搭把手抬东西,跑上跑下帮队员们递水和干粮。用他的话说,电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自己有时间来帮忙出点力也是举手之劳。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永胜镇云顶村,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通过陡峭崎岖的小路运输线缆上山 供图 国网四川电力
年近六旬的何胜全是土生土长的六峡村人,在他青年时代的记忆里,家里唯一的电器便是照明的灯泡,夏季雷雨天用不上电是常态,更别提发展产业。上个世纪末,村民们自发筹钱,架设线路,1997年,村里第一户人家通了电,全村人都来看热闹。2001年10月,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正式接管这一区域的供电,为了让村民用好电,十几年间共进行了4次农网改造。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永胜镇云顶山,由于山路无法通车,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党员突击队员肩扛线缆徒步上山 供图 国网四川电力
在历次农网改造过程中,最大难题就是将电杆运上山。每一次,何胜全都目睹电力员工靠着肩挑手扛、徒步翻越,完成了一次次改造任务。电力源源不断地为大山带来新的希望,如今,彩电、冰箱等电器在村里早已不是稀罕物。依托云顶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村民们发展特色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云顶山海拔1538米,空气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的高品质中药材——重楼,成为了六峡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宝贝”。村民何平海家里种植着10余亩重楼,药材成熟后需要进行晾晒才能售卖。以前,他主要采取烧柴火方式烘烤重楼,不但容易烤焦影响成色,而且会让重楼带上一股烟味。
为了制作出品相更佳的重楼,何平海决定改用烘干机烘制药材,但老旧的电力线路却难以承受的用电负荷。为此,国网绵阳供电公司把升级改造六峡村电网视为这段时间的“头等大事”,先后8次派遣技术人员前往云顶山进行现场勘察,设计制定施工方案,投资约70万元,对10千伏武北线云顶二组分支线20号-29号杆之间线路段进行改造。
随着电力线路改造完成,何平海喜上眉梢,“升级了线路,我用电就更放心啦。拿烘干机烘烤,颜色气味都比烧柴烤出来的好,明年我还打算再多种几亩,争取年收入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