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绿水青山展笑颜——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达川区百节镇肖家村党总支

绿水青山展笑颜——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达川区百节镇肖家村党总支
2021-05-26 16:31:43 来源:

中华网四川消息 一场春雨过后,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肖家村一片生机勃勃。肖家村党总支书记蔡友川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翠绿乌梅林,信心满满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以前,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村民农忙种地、农闲打工,产业不成规模。如今,村里大规模发展乌梅产业,生态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也正有序推进中。”说起肖家村的变化,蔡友川如数家珍。

肖家村的变化缘于该村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管理机制,让村干部和村民都朝一个方向前行。

创新机制促增收

“现在家家户户都种植了乌梅,你们对发展乌梅产业有什么建议?大家可以讲一讲。”

“我们都是靠传统技术种植,建议请农技专家指导我们科学种植。”

……

日前,肖家村召开院坝会,收集群众诉求,共谋发展。

“我们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与镇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及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等年度帮扶计划。”蔡友川说,该村以定点扶贫工作联席制度规范日常工作联络、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部署阶段任务和协调解决重大困难问题等工作。

多方沟通协调下,近年来,肖家村筹集社会资金347.66万元,硬化村组道路32.78公里,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的瓶颈。

重树新风强保障

肖家村每月集中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矛调纠纷,累计共调解村民纠纷40件,解决民生问题30余个,为民代办服务200余件(次),提供政策咨询90余次,村民满意度明显提高。

该村党总支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依托“农民夜校”“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活动,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基本制度,提高群众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

该村全面实行“村庄、小组、院落、农户”四级环境卫生责任管理制度,引领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垃圾、清河道、清路障、清庭院,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特色产业促振兴

走进肖家村,大片大片的乌梅树上挂满了果实。“今年乌梅挂果还不错,本月底就会开始采摘。”蔡友川介绍道,去年以来,该村扩大乌梅种植规模2000余亩,成立达川区百节镇肖家村农副产品村级检测中心,建起了乌梅果冻库,引进了乌梅深加工厂,创立“冯山林”乌梅酒品牌,发展乌梅林下养殖,年养鸡达3万只,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村民增收也有了保障。

同时,该村抢抓乌梅山景区创国家4A级景区的契机,鼓励村民发展特色民宿、星级农家乐以及小卖部等,通过发展乌梅花观赏、林下漫步、乌梅果采摘等农业体验式旅游,以乌梅主导产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如今的肖家村,乡村旅游作主打、特色产业作配套,有吃有住又好玩,不仅引得来游客,还能留得住游客,乡村振兴正扬帆起航。(文 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