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朱辛)5月21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四川省人社厅)《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一周年新闻通气会在成都召开。《条例》施行一年来,为1.5万名农民工等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7亿元。
会议现场 供图 四川省人社厅
数据显示,《条例》施行一年来,全省累计主动监察用人单位50253户次,查办欠薪案件674件,为1.5万名农民工等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1.7亿元,2020年度全省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7%、14%,欠薪高发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据四川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晓东介绍,在《条例》施行的一年中,四川省人社厅通过强化宣传培训,确保条例入脑入心;深化系统治理,确保条例落地落实;创新工作举措,确保条例用好用活。
强化宣传培训,确保条例入脑入心。在全省组织策划了条例“六个一”系列宣传活动,在人社部门门户网站开辟“根治欠薪”专栏,联合主流媒体制作了8期大型专题宣传节目。组织条例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班,培训执法人员和建设单位负责人、劳资专管员8500余人次。
深化系统治理,确保条例落地落实。全面推行条例中明确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实名制管理、总包委托银行代发等制度,组织开展根治欠薪春季、夏季和冬季专项行动,对在建工程项目落实条例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两次对全省21个市(州)贯彻落实条例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公布重大拖欠工资违法行为142件,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68户,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58件。
创新工作举措,确保条例用好用活。创新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聘请20名社会监督员,宣传条例等政策法规,前移监督关口,发挥社会监督员作用。创新建立“挂联包”制度,对国省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厅(局)级领导挂帅、处(科、股)级干部挂联、社会监督员包片”。创新建立欠薪舆情联动处置机制,实行“2小时内预警通报、12小时内调查处理”,成功处置了多起可能引发较大社会影响的虚假欠薪舆情。
下一步,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将以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统领,扎实开展条例施行一周年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实施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整治、条例落实情况排查、化解欠薪执行难和打击恶意欠薪、非法讨薪行为“四大专项行动”,推动条例落地落实、终端见效,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四川省法院、四川省检察院、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分别就条例施行一周年以来本系统有关工作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