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除了动车“月票制” 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还有这些看点

除了动车“月票制” 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还有这些看点
2021-05-10 13:42:15 来源:

近年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都市圈整体营商环境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和城市群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评价指标还存在短板弱项;二是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三是行政壁垒的存在造成企业群众跨区域办事标准不一、重复跑路。

5月10日,川观新闻记者从省同城化办获悉,为缩小4市营商环境差距,提高都市圈营商环境整体水平,《成都都市圈(成德眉资同城化)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已于日前印发。

【目标】

“三步走”消除区域营商环境差异

《行动方案》提出,将通过三个阶段消除成德眉资四市之间的营商环境差异:

到2021年底,都市圈整体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水平差异缩小,涉企事项指标差距缩小至30%以内,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达到30%以上,全程网办率提高至90%以上,服务市场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跨区办事障碍逐步减少,投资环境大幅度优化,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

到2022年底,都市圈整体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水平趋于一致,涉企事项指标差距缩小至15%以内,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达到50%以上,全程网办率提高至95%以上,同城化营商环境政策执行更加透明公开,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激发。

到2023年底,都市圈整体营商环境全面改善,区域营商环境水平基本一致,涉企事项指标差距缩小至5%以内,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达到80%以上,全程网办率提高至100%,行政壁垒基本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建成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区域。

【措施】

五个领域推动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营商环境如何整体提升?《行动方案》确定了具体措施和路径:

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共享共用——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半小时通勤圈。规划建设德眉资动车所,继续优化动车开行方案,探索推行动车“月票制”;依托省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成德眉资数据资源共享专区,实现公共管理、政务服务、空间地理等领域信息同城化。

统一标准规范,促进跨区通办——推进全域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异地可办”事项逐年提升至30%、50%、80%以上。推动四市12345服务热线系统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全域“一键咨询”“信息共享”“服务联动”。

共建投资环境,促进公平开放——针对数字经济领域市场准入事项数量多、条件高、手续繁等问题,研究提出放宽数字经济领域市场准入的改革措施;统一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落细落实,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破除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流动——探索建立四市建设用地指标统筹使用机制,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建立同城化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协同保障机制,建立完善都市圈产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向四市倾斜,加大城市空间供给。

强化法治保障,促进联合监管——实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模式,推动破产案件“简案快审”,对适合整体进行简化审理的破产案件力争6个月内终结破产程序,全面推行1年以上未结案案件按月“过堂会审”。(记者 蒋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