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州 > 正文

剑阁县龙源镇:汲取奋进精神 做好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剑阁县龙源镇:汲取奋进精神 做好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1-12-27 15:13:09 来源:

中华网四川消息:连日来,广元市剑阁县龙源镇按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贯彻学习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推动乡村发展,努力开创龙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走进剑阁县龙源镇原宝泉村村委会,制粉机声音起此彼伏,工人们神情专注,手脚麻利,忙碌热闹的生产景象呈现在眼前。原来,这个村委会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苕粉加工厂,该厂的负责人何朝平正四处转悠,不时对正在作业的工人“指手画脚”,在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可不就幸福了吗?过去是农民,想不到我也有当老板的一天,最关键是还不用投资建厂房,节省了几十万的资金呢!”老板何朝平一边介绍还一边比划着。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龙源镇的宝泉村和青杆村合二为一,新合并的村委会阵地选在了青杆村,原宝泉村的阵地就此“闲”了下来。由于原宝泉村委会周边没有农户居住,“闲”下来的这份资产如何管理?如何继续发挥作用?这可难倒了村上的干部。不光这,龙源镇政府也正在为如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挖空心思。然而正在这个时候,有当老板心思的何朝平也正为自己的苕粉加工厂找不到合适的厂房而发着愁。于是,三方一拍即合,在政府的主导下,青杆村与何朝平签订了租赁协议,将闲置的村委会租给何朝平开办苕粉加工厂。协议约定,何朝平除每年向青杆村缴纳一定数额的租金外,还要带动青杆及周边的群众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如今,何朝平的“龙源仕钒苕粉厂”已于今年11月正式投入生产。

“闲置村委会是理想的加工厂,这里不仅宽敞,交通便利,水、电等生产要素保障也很到位,只要简单改造就能投入生产。”苕粉厂负责人何朝平介绍道。

剑阁县龙源镇在如何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中,贯彻新发展理念,解锁出新思路,开创出新模式,多途径盘活用好镇村公有资产,有效提高资产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实现镇村公有资产增值有潜力、走向市场有平台、服务基层治理有成效。

“盘活用好闲置村公有资产是持续释放两项改革红利的内在要求,”青杆村支部书记洪志狮介绍道,“这些房子空着,如果没人管理,两三年就破败了。租出去,不仅鼓了集体的‘腰包’,房屋也能被妥善照顾,周边群众还能跟着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策,龙源镇青杆村因地制宜,用活闲置村级阵地用于加工生产红薯粉,不仅实现了村集体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还为企业提供了经济发展平台,也为当地群众创造了便利就业和发展产业致富的机会,从而推动了群众增收。

龙源镇党委书记郭绍海表示,“下一步,龙源镇将继续把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聚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精准发力,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进一步讲好龙源故事,通过盘活资产,规划一批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底蕴的属于龙源的品牌产业,以此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做好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文/王洋、洪仕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