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为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巴中市平昌县以解决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提升服务水平为导向,以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抓手,全力推进便民服务“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努力把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便捷、更加舒心的政务服务送到企业身边、群众门口。
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该县结合群众所期所盼,坚持“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大力下放基层群众办理高频事项、基层治理需要事项,印发了《平昌县下放镇(街道)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下放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增至199项,较改革前增长95%。
推动便民服务“一门办”。该县199项镇(街道)可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行“一枚行政审批章管审批”。
推进便民服务“一窗办”。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模式,将原便民服务中心按业务条块设置的村镇建设、社会事务、农业综合等窗口整合为综合咨询、受理、审批三个窗口和一个水电气视讯特色服务窗口,群众办事实现由“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一窗能办结”转变;设置“办不成事”受理窗口,指派专人处置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儿找、有人帮。
推动便民服务“一网办”。结合“一网通办”改革,推动便民服务全面使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件;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印发《乡镇(街道)“一件事一次办”清单目录》,“食品三小”“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6项基层群众跨部门办理高频事项通过流程再造、申请材料智能整合,实现了群众办事从“事项最多跑一次”向“一件事最多跑一次”转变。
实行政务服务帮代办。该县印发了《关于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组建村(居)“红色代办队”393支为特殊群体帮代办,同时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水、电、气等费用缴纳和生活必需品代购等服务。(文/李蓉 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