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州 > 正文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助力达州高质量发展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助力达州高质量发展
2021-10-11 15:27:33 来源:

中华网四川报道:站在“十四五”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达州正面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多重机遇叠加的关键时刻。

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交上满意答卷?今年以来,达州干部群众,结合党史学教育开展了“大学、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切实把党史学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转化成工作实效,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新篇章。

在大学中凝聚思想共识

4月28日至30日,达州市举办党史学教育市委中心组学(扩大)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拉开了达州市“大学”活动的序幕,全市上下同频推进,大学热潮席卷开来。

是发展之本、成事之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学、带头宣讲、带头讲党课,示范引领全市党员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学方式上,各级各部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采取集中学与个人学、辅导学与讨论学、请进来学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学内容上,深入学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学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新”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学省委“八个更加注重”要求的核心要义,学党史学教育市委中心组学(扩大)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精神。

“大学”还借助宣讲团,走出机关事业单位,走向企业学校,走向农村。8个市委宣讲分团,带动各县(市、区)组建150余个宣讲分团,深入部门、乡镇集中宣讲“三大”活动的目的意义、安排部署、落实举措,开展集中宣讲7.5万余场次。数支由“五老”人员、第一书记、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组建而成的宣讲队伍,通过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三大”活动接地气、有效果。

通过大学,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精神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推动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达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大讨论中厘清发展思路

近日,一份涉及全市7个县(市、区)、达州高新区,以及35个市政府工作部门,涵盖了全市经济、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的“差距清单”出炉。

这是达州市“大讨论”活动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在深入学的基础上,全市各地各部门通过领导挂题讨论、专家互动讨论、单位专题讨论、分类交流讨论“四大方式”,就使命担当、激烈竞争、绿色发展、城乡差距、风险挑战、群众期盼、繁重任务等7个方面的问题开展大讨论。

达州市分类组织高端人才、“两代表一委员”等重要群体开展交流讨论40余场次,形成260余条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各行业领域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和工作实际,邀请本行业领域资深专家作专题辅导,开展互动交流150余场次,精准把握了行业领域发展趋势和中央、省政策方向,为达州发展汇聚了强大的智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达州市还谋划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我为达州高质量发展建言”金点子网络征集活动,围绕影响达州未来高质量发展的13个重要方面,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汇集多方智慧助力达州发展,收到全国各地的金点子3800余条。

通过大讨论,全市党员干部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对达州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更加明确,对发展中存在的差距短板和突出问题认识更加深刻。

在大调研中谋划发展实招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机遇本身只是为加快发展提供可能,要把可能变成现实,需要我们拿出抢抓机遇的实际行动。

达州市紧紧围绕《“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大学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问题、引领达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的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问题、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突出问题等6个方面,广泛开展“大调研”活动。

在“大调研”中,达州市强化指导、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各牵头领导切实担负起牵头责任,亲自审核调研计划、亲自参与调查研究、亲自指导撰写报告、亲自把关课题质量。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18位市领导分别结合市委中心工作和分管领域工作,分别牵头开展一个重点课题研究,围绕政治、经济、民生、生态等领域,自觉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开展调研和谋划工作,形成了《优化提升达州营商环境研究》《达州重塑工业优势打造制造强市的战略研究》《达州市践行“两山”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的绿色发展路径研究》等18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题研究报告。

通过大调研,全市党员干部在事关达州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上抓住了关键,厘清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市、优化园区布局、实施创新驱动等事关达州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针对性地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和具体的实施路径,为达州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文/彭小懿、文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