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报道:仲夏的乡城,晴空万里,微风浮动。在甘孜州乡城县青德镇海拔4000多米的中藏药材种植基地。笔者看到,工人们顶着烈日正在忙于硬化路的修建、安装自动化灌溉水管,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有序,基地里面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近年来,乡城县紧紧抓住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机遇,创新“两破、两转”以工代赈模式,将中藏药项目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着力点、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精准谋划布局,建成全县规模最大的集中连片优质中藏药种植基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积极力量。
筑巢引“凤” 荒坡变产业园
走进青德镇海拔4000多米的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处处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各种中藏药材也茁壮成长。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这里原本是杂草乱生,荆棘丛生,人迹罕至的地方。
“以前这里到处都是荒草,乱石,我也是小时候放牛来到过这里,没想到现在变成产业园咯。”正在劳作的青德镇下坝村村民扎西回忆说,以前这里就只有放牛的,到处都是刺,很容易扎手,坑坑也多,后来到山上放牛的都少了。
如何在荒坡中找到一条增收脱贫新路径,始终困扰着当地干部群众。“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为我们发展绿色产业带来了机遇,也为群众增收脱贫带来了希望。”乡村振兴局局长胡勇说。
在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协调后,乡城县创新“破除农村改革难题、破解产业发展风险难题和流转土地增效益、转型发展兴产业”的以工代赈方式,并引进乡城藏青兰药业有限公司,以项目实施为平台,以产业发展为渠道,让群众参与到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中来,多形式多渠道获取收益,拓宽了群众增收的路径,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积极性,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现在,我在中藏药基地打工,还不算福利,一年的收入都3万多了,这比以前当放牛娃强多了。”原本是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的扎西笑得合不拢嘴。
“自藏青兰药业有限公司入驻以来,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难问题。公司有当地固定员工17人,其中贫困员工4人,员工全年人均收入36000-42000元。”公司质量部经理杨华告诉笔者,公司已建成生产线3条,因业务需要,每个月还要以每天最低100元的酬劳招聘当地群众来打临时工。
农旅交融 打造乡村振兴打卡地
在中藏药材种植4号基地,种植的板蓝根,绿油油的成片连绵不绝、蝴蝶尽情地飞舞,俨然成了游客眼中理想的打卡地。
藏青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文俊介绍说,现在基地占地2000亩,种植的有川西獐芽菜、川黄芪、甘青青兰、板蓝根四种中藏药材,取得专利5项、新申报30项,产品主要销往成都、重庆、广东等地,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很多客户来洽谈,说这里风景特别好,还纷纷拍照留恋,公司现在也计划把产品与旅游再进行深一步融合。
乡城县青德镇黑达新村洛绒扎姆今年24岁,2016年来到藏青兰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生产和日常办公。她兴奋地说道:“刚来的时候工资2200元,现在工资都涨到3000元咯,不仅收入有保障,单位还时不时组织培训,而且离家也近。”
据了解,四川省为中药强省,中藏药材基地是四川省三个一批中的重点基地,全省共28个,乡城县青德镇的中藏药基地便是其中之一,该基地把乡城特色养殖与中藏药材种植循环、把草本药材和灌木类药材结合,同时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构建生态药材园,争创国家级中藏药业+旅游产业的示范园区,助推乡村群众增收,让高原生态循环中藏药材真正种出群众的“致富良方”。(文/吴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