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任徐)7月15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绵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和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禹王广场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嘉宾代表及专家学者共约500人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供图/北川县委宣传部)
本届活动持续两天,与前两届活动相比,除了开幕式、大禹诞辰祭祀典礼、投资推介会、网络祭祀外,今年还增加了海峡两岸禹羌文旅文创产业发展交流会、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艺交流展示、两岸大禹后裔禹里行、大禹文化海外华文实景课堂以及海峡两岸特色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等新的活动内容。此外,活动还特别开设了网络祭祀平台,方便海内外广大网友祭拜大禹。
活动现场(供图/北川县委宣传部)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是中华立国始祖、上古治水英雄和民本主义思想首创者——大禹的诞生之地。六月初六祭祀大禹,在北川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竹书纪年》等大量史籍记载,4000多年前,大禹诞生在北川境内,县内至今集中完好地保存着扬雄、李白、颜真卿等历史名人题写的有关大禹的题刻,祭祀大禹的禹王庙遍布全县各地。北川祭禹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千百年来,祭祀大禹的习俗在北川从未间断。
活动现场(供图/北川县委宣传部)
获设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后,2019年北川举办了第一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大禹诞辰祭祀典礼,开启两岸共祭大禹诞辰。目前,北川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大禹诞辰祭祀,大禹出生地北川也成为了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据了解,近年来,北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大禹精神、传承禹羌文化,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大禹文化之乡”,被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确立为“大禹祭祀地”。
北川突出禹羌文化优势,打造具有禹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并以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为目标,形成了以新县城为中心、一轴两翼为支撑、禹羌文化产业为龙头、乡镇村寨文化产业为支撑的文旅产业格局。同时,北川依托“大禹文化之乡”“羌绣之乡”等资源优势和101项非遗保护项目,开发了禹羌文化演艺、工艺品等文创旅游产品3000余种,培育出30多家文创企业,带动就业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