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报道:6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全国“两优一先”名单,400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含追授16人)、300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含追授2人)、499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围本次表彰。来自四川省雅安市的天全县中医医院党委位列其中,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是此次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中医医院党委。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二郎山下,国道318线贯穿全境,全县人口仅15万,偏安一隅的天全县中医医院党委又是如何脱颖而出,在建党100周年期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殊荣呢?
党建引领 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优化“1+4+3”组织领导体系,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和多方监督运行机制,以党建统领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019年,医院党委正式成立。2年多以来,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支部设在一线,结合“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的院科两级品牌建设,成立“骨伤卫士”“后勤尖兵”“传带能手”三大支部;先后将20名业务骨干发展成为党员,35名业务骨干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推动党员下一线、骨干上讲台,推行上挂下派体系,通过挂职锻炼深造、对口援助交流、派送支医锤炼、支部联建联学、结对帮扶共建等形式,实现党建引领医疗水平双提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天全县发现雅安市首例确诊患者,1月31日凌晨,天全县中医医院首批4名医务人员进驻天全县医学隔离观察区工作。在这背后,是数十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封封铿锵的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和忙碌的身影。
走进天全县中医医院,在室外休闲长廊上和室内一楼走廊上,不仅有中医文化展示,更有醒目的党的光辉历程介绍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堡垒树旗帜”等主题宣传。党员干部亮身份、党风廉政承诺书、党员示范岗、党员标兵墙等以党建为引领的多形式宣传随处可见,丰富的内容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关注。
奉献为本 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不到15岁的陈怀炯随叔父研学祖传中医骨伤科医疗技术,成为陈氏骨科的第四代传人,完整地保存并发扬了祖传的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伤外科疾病技术,逐渐在川西、甘孜、阿坝以及西藏昌都地区声名远扬,求治患者络绎不绝。
1975年,国家推行公私合营,陈怀炯响应号召,选择福泽患者,毫不犹豫将诊所及陈氏独门骨伤诊疗手法和祖传药方奉献给国家,成立集体所有制的城关镇外科医院。几经演变,发展成为如今年服务患者50余万人次、拥有病床500张的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陈怀炯本人也因高超的医术入选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又因他淡泊名利、悬壶济世的崇高医德被天全及周边群众尊称为“大先生”。
“‘大先生’悬壶济世的奉献精神,已成为医院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天全县中医医院高杰说,医院党委深入发掘陈怀炯团队精益求精、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从医精神,推行“党建+中医”模式,先后建起“百年党史长廊”“党员先锋之墙”“民族团结共推共建长廊”等文化活动阵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以患者为中心,传承大医精神,服务人民。
三年前,我们的门诊挂号费才0.5元,现在门诊费只收1元钱。该院门诊挂号窗口收费员说。
据了解,数十年来,天全县中医院始终坚持高质量服务、低价格收费、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吸引成都、眉山、雅安以及甘孜、凉山和西藏昌都等周边60多个县(区)患者前来就医,每年骨科手术数达7000多台次。
医院党委还组建了3支党员“红旗帜”巡回医疗服务队,坚持每月送医药下乡,每年为千余名贫困患者进行诊疗、手术,对特殊困难的患者进行费用减免。
民族团结 共建医联体服务各族群众
天全县是进出藏区的重要通道,有“康藏门户”“进藏咽喉”之称,也是汉藏民族交汇融合的民族走廊。天全县中医医院的特色中医骨科凭着较高的诊疗技术和实惠的诊疗成本,每年都会吸引大批藏族患者前来就医。
医院党委多措并举,搭建民族友好、团结的桥梁——在推动医联体建设上,主动与甘孜、凉山等地医院结成医联体或医疗骨科联盟,定期前往开展医疗巡诊、康复训练、专科建设指导、学术讲座等服务,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藏族同胞身边。越来越多藏族患者依托天全县中医医院,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舒心的医疗服务。
“能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代表医院党委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受邀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祝活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深感荣幸,倍感骄傲!”高杰说,“我们绝不会就此满足,故步自封,这项荣誉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医院党委将在今后的发展中,牢记初心和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一如既往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把中医药事业推向前进。服务人民、促进民族团结,为健康中国贡献中医力量!”(文/图 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