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记者从北川县委宣传部获悉,第三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暨2021(辛亥)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将于7月14日—15日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禹王广场举行。
往届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图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绵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届时将有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嘉宾近500人参加。
往届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图
据悉,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本次活动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活动期间将举行第三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2021(辛丑)年大禹诞辰祭祀典礼、海峡两岸禹羌文旅文创产业发展交流会、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艺交流展示、两岸大禹后裔禹里行、海峡两岸特色产品展示展销、大禹文化海外华文“实景课堂”和网络祭祀等活动内容。
北川是大禹出生地,大禹遗迹遍布北川,禹里镇一带更是集中完整地保存了大量大禹文化遗迹,各类遗迹遗存多达30多个,更有大禹、李白、颜真卿所书“禹穴”题刻三处和扬雄“石纽”题刻。在北川,有关大禹出生、成长、治水、立国的传说故事家喻户晓,世代相传,类似“石纽投胎”“甘泉吞月”“刳儿坪出世”“血石传说”“望崇山盼夫”“跑马坪练武”“誓水柱出征”“金锣岩的传说”“礼拜到禹穴”等传说约有50多个,“禹的传说”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大禹祭祀习俗更是流传千年。北川祭禹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夏朝,经历了最初的原始祭祀到唐之前的庙宇祭祀,从民间庙祭到宋代以来的官民同祭,习俗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知县着黄马褂代皇帝以“太牢”(猪、牛、羊三牲)之礼祭祀的国祭。
2019年北川通过成功举办第一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海峡两岸交流,推动了大禹文化传承。全国各地大禹后裔,包括世代为大禹守陵的浙江姒氏家族,台湾地区夏氏宗亲,以及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的华侨后裔等,每年多达数千人前来北川禹里祭禹、认祖归宗。北川已经成为海内外华夏子孙向往之地,更是华夏民族寻根问祖的圣地之一,“大禹故里、中国羌城”形象深入人心。
近年来,北川坚持“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交通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五大攻坚行动”,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记者 杨宗友)
原标题:寻根大禹故里 传承中华文明 第三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将于7月15日在北川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