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 “税收惠民办实事 深化改革开新局”,4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合川区税务局与国家税务总局武胜县税务局在一桥相连的燕窝、万隆两地联合开展税法宣传进社区活动,正式拉开第3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序幕。
活动现场 摄影 沈仁平
合川、武胜两地地域相近、人文相亲,自古以来两地之间经济贸易活动频繁,作为川渝双城经济圈的先锋阵地,两地人民群众往来建厂、往来务工的情况日益增多。为切实方便纳税人,两地税务部门在充分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涉税通办事项清单》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便民办税举措,以税收惠民实际行动,在川渝两地之间架起一座便民服务的新桥,让纳税人最大限度感受“便利感”“获得感”。
部分事项“就近办”
合川区燕窝镇与武胜县万隆镇仅一河之隔,两地居民往来只需经过一座小桥,经济交流十分方便,合川、武胜两地税务部门在两地桥头开展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正体现了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川渝合作带动我们边远乡镇经济越来越好。”启动仪式现场,重庆新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祖红说,“川渝合作将原本被‘边缘化’的远郊小镇推到了经济发展的前沿,受到多方政策支持,企业也成功与燕窝镇阳河村400余户村民签订合作承包协议,种植了千余亩油茶树,日益发展为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
通过启动仪式现场税务干部的政策讲解,周祖红了解到,现在川渝两地税务部门已实现多项业务通办,作为注册地在合川的企业,发票票种核定等涉税业务可以就近选择在一桥之隔的武胜县万隆税务分局办理,来回将要节省近3个小时的车程。为此,周祖红高兴地表示:“企业办税负担进一步减轻,就有更多的时间放在专心关注生产经营上,企业轻装上阵,未来的发展才会更稳更好。”
活动现场 摄影 沈仁平
特殊事项“线上办”
“只通过一个电话就办理好了业务,川渝之间办税越来越便民、利民了。”武胜县山泰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办税人员蒋兴果高兴地说。
随着川渝两地经济交流的进一步密切,武胜县建筑企业纷纷前往合川区承接工程项目。对于类似这样的跨地区工程作业人员工资薪金所得,需要企业在项目所在地进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由于蒋兴果接手财务工作不久,对相关操作流程不熟悉,准备按照往常的做法,前往合川现场办理申报。临出门前,蒋兴果通过电话向合川区12366纳税服务电话分中心咨询办理相关业务需要携带的资料。
“原以为需要到合川现场办理,没想到也不用,直接拨打当地12366,一个电话就搞定。”蒋兴果高兴地谈到,税务干部详细解答了软件安装及相关操作流程,还在核实了办税人身份信息后,发放了个人所得税软件申报密码,足不出户就开通了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业务,后续的申报流程也轻松完成,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
跨省业务“零跑路”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纳税申报,这个‘川渝通办’特色业务套餐确实让我们省去了舟车劳顿的麻烦。”同样对双城通办深有感触的还有武胜县粮贸建筑公司办税人员王嘉玲。
武胜县粮贸建筑公司是一家注册地位于武胜县的工程建筑公司,企业在合川区承接了工程业务,需要在当地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费。
“以往在合川进行纳税申报等跨省业务时,来回需要跑两百多公里。”据王嘉玲介绍,“川渝通办”特色业务套餐开通后,通过电子税务局“一键直达”,目前已成功办理缴纳增值税及附加共计46万余元。企业省时省力省心,节约了大量的办事成本,工程完结后还能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线上核销报验,真正实现跨省业务“零跑路”。
据合川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勇介绍,自去年12月30日起,川渝两地企业可通过电子税务局“川渝通办”功能对外出经营涉税业务进行“套餐式”办理。该特色业务通过打通川渝两地外出经营涉税业务壁垒,实现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延期、反馈,及预缴申报、税费缴纳、开具完税证明等事项“全程网上办”,纳税人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所有跨区域涉税事项办理,企业重复往返两地税务部门的情景成为了历史。
武胜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甘伟表示,今年的税收宣传月活动将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围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持续开展,合川、武胜两地税务部门将以学党史为契机,坚持知行合一,以学习教育成果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优化执法服务,进一步加大两地合作交流力度,落地落实跨省通办事项,切实办好惠民实事,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税务力量。(文 沈仁平 陈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