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周学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85岁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教授李贺君是湖南省第一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的成员,回忆起50年前那段在非洲大地的日子,李贺君感怀万分,吟诵起古诗来。
“初到非洲,经常会思念家乡。回到故土后,想起与战友并肩协作的日子、非洲朋友灿烂的笑脸,我才发现早已把那片土地当作自己的精神故乡了。”李贺君说。
(资料图片)
中南大学副校长、湘雅二医院院长黎志宏介绍,60年来,湘雅二医院已累计派出25批共60人赴塞拉利昂、津巴布韦以及阿尔及利亚开展援助工作,涵盖内科、外科、儿科、感染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等科室。“走过一甲子,时光虽变,但中非因医患情结下的友谊却不曾变过。”黎志宏说。
李贺君和医疗队成员共同为非洲患者完成骨折复位术。医院供图
“刚来的时候,我们几个男医生晚上睡在地上。”
1973年3月,35岁的李贺君来到塞拉利昂,一同出征的18名队员中有6位来自湘雅二医院,涉及骨科、心内科、眼科、麻醉科、检验科、手术部等科室。
到达援助的罗蒂芬克医院后,眼前的景象如李贺君预料的一样:一栋简陋的平房、空荡荡的医疗器械室、捉襟见肘的医疗人手。“当地的医疗资源匮乏,像手术床、无影灯、显微镜、X光机等医疗设备和检查仪器都是我们从中国运过去的。”李贺君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到达驻地还没来得及修整,队员们就开始安装医疗器械,布置手术室和药房。
医疗队驻地的宿舍最开始只有三室两厅,队里的女医生睡屋里,李贺君和几位男医生都是在客厅打地铺。失眠的时候,大家就会聊起家乡的山水和辣椒。“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总是斗志昂扬,能够为国际主义援助贡献力量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医院的“一针一线”“一枝一叶”“一砖一瓦”都是医疗队花心思、想办法,一点一点建起来的,这其中的困难和辛酸都在李贺君随口的一句“都过去了”一带而过。
“当地生活条件、医疗条件都比较落后,在国内只要做好医生工作就行,但这里不行,必须同时是医生、老师、护士、工程师、水电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黎志宏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队员们因陋就简,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术,成功实施了许多在当地无法开展的手术。
李芸给患者做完手术,患者激动地摸李芸的脸。医院供图
“谢谢你们,中国医生!”
2006年,麻醉科医生郑洪作为医院的第十批援非医疗队队员,前往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2007年6月11日,下班不久的郑洪正准备回驻地,医院来了一名急需施行剖宫产的孕妇。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了剖宫产,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但这个新生儿状况非常差,郑洪又对他实施了复苏,一个小时后母子终于平安。孩子的父母为了感谢郑洪,便给孩子起名“HONG”。
“由于非洲紫外线强烈,再加上当地民众没有太多防护设备,白内障的发病年龄很早。很多都是三四十岁就失明了,也有很多小朋友患先天性白内障。”从2016年11月起,眼科医生李芸共四次走入非洲,两次担任中国赴塞拉利昂“光明行”创新项目医疗专家组组长,在条件艰苦、埃博拉病毒流行的塞拉利昂和凯内马为当地民众免费开展了超500例白内障手术。
湘雅二医院多位参与援非医疗的医生坦言,在国外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中国医生,这是“一枚骄傲的勋章”,每当他们凭借自己的医术为当地患者解决病痛、带来光明之时,他们都会听到那句熟悉的话:“谢谢你们,中国医生!”
彭清海在急诊为当地患者做超声检查。医院供图
“援非是我们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是融在湘雅二医院医生血液里的责任与担当。”黎志宏说,援非队员们不仅积极参与当地传染病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救治工作,还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了大批医务人员,留下了“带不走的中国医疗队”。
塞拉利昂“光明行”项目负责人李芸,在出发前就为当地医生编写了培训手册,带领队员进行手术带教、为当地医学生开展教学,与当地医生的学术交流。
滕朝宇所在的第18批援塞医疗队通过教学演示、手术带教、技能培训等,先后开展了30多次授课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传、帮、带”医疗教学工作,覆盖500多人,培训了40多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基本上都能够独当一面。
据不完全统计,湘雅二医院援非的医务人员在非洲医治了几十万名患者。在那里,他们是最受欢迎的人。
回忆起援非的峥嵘岁月,不少老前辈们都说“越出国,越爱国。”“别看非洲人民皮肤是黑色的,心却是火红的。”“援非,是我们一生最难忘的经历!”
“无论援助方式如何变化,医者服务百姓,服务健康的初心都是不曾改变的。一代又一代援非医疗队员通过临床诊疗、防病防疫、药械捐赠、培训带教等方式,将湘雅二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带到非洲,也将二院的精神、技术、大爱带到了非洲。”黎志宏说。
(运营: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