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 > 正文

全国首例“人工心”患者出院满一年 如今恢复情况如何?

全国首例“人工心”患者出院满一年 如今恢复情况如何?
2022-01-07 21:32:44 来源:

中华网四川消息(刘文君)1月7日,全国第一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宋先生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彭山区医院(以下简称“彭山区人民医院”)进行术后的例行复诊。今天,也正好是他植入“人工心”满一年的日子。这段时间,他的恢复情况究竟如何?生活质量怎么样?
全国首例“人工心”患者出院一年 心“情”不错

(宋先生推着“人工心”外部控制设备到医院进行复查)

“心脏功能一切正常,恢复的不错。”在彭山区人民医院坐诊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对宋先生说道。只见宋先生推着一个轻便的小车,车上装着他人工心脏的外部控制设备和一根连接身体的软管(内置电线)。其中,外部控制设备内共有6块电池,每块能维持3—4个小时的电量,基本能满足一天的外出使用。“现在日常的走路没有问题了,以前什么都吃不进去,现在也可以吃下去了,今年体重涨了十几斤。”宋先生开心地说道。
全国首例“人工心”患者出院一年 心“情”不错

(医护人员为宋先生检查身体)

据了解,像这样的复查,宋先生每半月要来彭山区人民医院做一次,包括检查清理创口、彩超检查心功能、为“人工心”电池设备加水保持运转等。而回到家后,换药和口服药也是宋先生关注的一大重点,从换药流程到整个操作的无菌观念等环节,在出院之前,他都经过了专科护士的培训。此外,心衰中心还给宋先生定制了“患者日志”,包括血压、心理、人工心转速、口服药物情况等内容,这都需要每天记录并发送到沟通群里,来保证身体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全国首例“人工心”患者出院一年 心“情”不错

(宋先生正在更换人工心脏的外部控制设备电池)

据悉,宋先生今年43岁,家住眉山市彭山区,2020年下半年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并评估为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预期寿命不到1年。在彭山区人民医院坐诊的王文艳发现了他的特殊情况,并向他提出了更换人工心脏的建议。面对这个“史无前例”的手术,宋先生虽然十分陌生,但最终还是选择尝试,后来,他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在2020年10月15日入院,11月10日进行了手术,经过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在ICU不到两周时间内,身体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2021年1月7日,宋先生出院回家,但“人工心”和外部控制设备连接的“生命线”依然是医护人员们担心的重点。为此,四川省人民医院以及彭山区医院的医生们与宋先生老家所在地的村支书、村主任、电力部门取得联系,组建了29人的沟通群,若有停电情况,会在群里提前48小时通知,一同为这颗“人工心”全面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