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 > 正文

2022年四川工业经济工作怎么干?

2022年四川工业经济工作怎么干?
2021-12-29 19:18:17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2022年即将开启。新的一年中,四川工业经济怎么干?12月29日,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稳”“强”“协”“转”将成为2022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关键词。

鲍安华 摄

“稳”

今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两年平均增速7%,基本恢复正常增长水平。“四川工业经济实现稳中提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有力夯实了四川工业‘稳’的底盘,总体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会上,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家德表示,2021年四川工业经济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业稳,全省经济就稳。2022年,我省将继续把工业经济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经济走势预警预测和预研预判,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运行调度,推动协调化解一批突出困难问题,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在稳生产方面,省市县要成立联动专班,支持企业稳产增产,支持“在建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达产”三类项目加快建成,尽快形成新增量。

在稳保供方面,要强化能源保供,全省将充分发挥电力电煤保供协调机制作用,确保省内电煤生产组织和外购煤、外购电按要求落实。

“强”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同时,还要兼顾“稳”与“强”的平衡,“强”的优势要突出。立足新要求,四川工业支柱如何强?

朱家德表示,2022年,全省工作重点是继续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

推动“5+1”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清单制+责任制”推进重点任务落地。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细化落实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支持政策,建立“专班+联盟+智库+基金”推进机制,培育一批从“种子”到“链主”的优质企业发展梯队。推动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形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加快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节能装备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抢占制高点。

2022年,我省将以“三推动”为抓手,突出四川工业支柱“强”的优势。

“协”

2022年,我省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

重协同,重点在川渝,全面提速川渝制造业协同发展。抓好重点规划、重点任务、重要平台、重大项目落地落实,聚焦重点优势产业和绿色低碳产业,在技术创新、强链补链、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市场开拓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协同。

重点在产业,推动区域产业高水平协同。推动成都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建设,加快“两翼三带”制造业发展,支持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的工业强县富县。

重点在集群,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水平。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培育一批“5+1”重点特色园区、院士(专家)产业园,继续开展产业园区亩均效益评价,推动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升级发展。

当前,发展的总基调和重点方向已指明,需要广大市场主体的参与和推动。那么,市场主体如何“育”、怎么“育”?

一方面,实施“贡嘎培优”行动,2022年将组织实施五年行动方案,加快打造成长性优质企业。另一方面,实施“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好双创提档升级行动,继续办好“创客天府”等创新创业大赛。

另一方面,开展“暖心帮企”专项行动。省市县分层分级做好重点工业企业协调服务工作,落细落实为中小企业减税降负、纾困帮扶等系列政策。加大融资协调力度,继续举办“5+1”产业金融对接活动,开展制造业企业“制惠贷”试点。

“转”

促转型守底线是我省工业经济2022年的重要抓手。

朱家德表示,促转型,我省提出“三加快一提升”。

数字化转型要加快。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技改服务专项提升活动,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做优做强川茶、川酒、川竹、川调味品和四川好水、家具、丝绸、盐业等特色产业。

绿色化转型要加快。启动节能降碳示范行动,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

发展服务型制造要加快。聚焦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10个重点领域,抓好制造业加快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的各项工作。

数字化支撑能力要提升。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软件、人工智能等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5G+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

此外,筑牢安全底线也不可忽视。要统筹做好发展与安全各项工作,确保全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要坚持“戴好口罩抓发展”,确保疫苗、检测试剂和重要医疗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