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报道:持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推动“幸福安州”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是安州住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聚焦项目攻坚、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民生福祉,回顾2021年,看看安州住建工作完成得如何。
看项目攻坚
按照“项目引领、产城并进、全面提速”总体要求,以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务实做好项目保障,统筹推进城镇一体化发展。
聚焦“科技城新区建设攻坚年”行动,实施科技城新区安州片区建设(城市能级提升)项目40个,全年完成投资19.53亿元;实施绵阳城建攻坚行动项目23个,全年完成投资11.7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业路延长段、美丽街角、调元路幼儿园等项目完工投用;七一实验小学扩建、河东湿地公园南湖、河东片区支路网南片区等项目现基本建成;威马汽车加速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厂等项目正加快推进。
看产业发展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平台,化解遗留问题,打通企业关注的难点和痛点,奋力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提质增效。
聚焦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组建安州区支持1亿元以上重点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工作专班,成立建设行业协会,积极发挥服务指导作用,新增入库建筑企业9家、引入总承包企业2家、建筑业“服务绿卡”企业达到6家,跟踪指导圣鼎、宏辰两家本地重点企业晋升一级施工资质,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0.97万㎡。
聚焦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引导和推进商品房向成品住宅、绿色建筑发展,强化预售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组建涉房维稳楼盘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专班,8个“问题楼盘”项目全部有序推进。
看城市管理
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城市内生动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聚焦功能完善,着力提升市政设施维护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精细化排查整修,修复主次干道沉陷破损路面9050㎡、人行道8300㎡,修复主城区破损、缺失雨污水井盖176套,雨水口142套。
聚焦配套齐全,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常态化管护城市路灯照明设施,亮灯率保持98%以上;新建城市公厕5座,务实推进“厕所革命”;推进垃圾分类收转运体系建设,城区40个物业小区已完成设备安装基础施工468处、安装设备142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已完成河清、界牌等乡镇点位基础施工120处。
聚焦提质提标,着力提升园林绿化养护水平。围绕增绿量、添色彩、提品质、抓细节的要求,开展城区绿化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整治绿化苗木老化退化、行道树缺株、裸露地等问题,维护城市公共绿地181.57万㎡,新增绿地81.57万㎡,城市绿地率达到37.99%。
聚焦干净整洁,着力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严格按照“高标准、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要求,对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做到全覆盖,城区环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达91%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区达100%、乡镇达96%;生活污水处理实现统一运营,收集处理率城市达96.1%、乡镇场镇达82.2%。
看民生福祉
坚持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安州市民。
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做好23个村容村貌改造提升乡村振兴标段项目监督指导,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行政区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100%。
聚焦稳步推进保障安居工程。着力推动花荄、河清、黄土、秀水等城市建成区和乡镇场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新开工棚户区改造459户(套)、基本建成200套,完成国有土地上企业征收3家。建立健全公租房保障对象准入和清退机制,将新市民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全面落实住房租赁补贴政策,共发放238户、28.15万元。狠抓关键环节有序推进38户农村危房、41户农房抗震改造,年底前全面开工。
聚焦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抓好国家重点镇和省、市试点示范镇建设,秀水镇、塔水镇入围“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名单;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场镇生活污水管网补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文/图 邓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