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打造“物流禁毒示范街”。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成都市金牛区地处蓉城“北大门”,现有常住人口153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53%。同时,区内老旧院落、专业市场众多,拥有多个交通枢纽,人员流动性强,而且城乡一体化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多,致使禁毒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金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禁毒委系列部署,以落实成都市“禁毒十条”及相关要求为主线,以开展“禁毒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以“固根基、提能力、强治理、优质效”为目标,全面构建“组织领导、宣传教育、人员管控、打击惩戒、行业监管、科技检测”六维一体工作格局,纵深推进禁毒人民战争。
金牛区在全省率先实施《金牛区禁毒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得到省、市禁毒委肯定,相关经验在全省推广;成立全省首家区级毒品检测实验室,毒品检测效能显著提升;打造物流禁毒示范街,得到省、市禁毒委认可;全区毒品中转集散数量显著下降,禁毒工作取得明显质效。
成都市金牛区开展禁毒宣传“七进”活动,禁毒预防教育评估效果位居全市前列。
高位推进
构建禁毒攻坚“四梁八柱”
禁毒工作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如何答好这张考卷?金牛区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高位推进,以“四个强化”为禁毒攻坚提供坚实动力。
强化组织领导。由区委书记任禁毒委主任、区长任禁毒委第一副主任,狠抓“四级书记抓禁毒”机制落实,完善禁毒队伍体系建设,夯实主体责任,将禁毒社会化工作纳入全区主体目标考核及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考核、街道党工委书记年度述职内容。对因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措施不力造成毒情持续恶化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强化工作保障。区禁毒办实体化运作,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等主要成员单位抽调5名后备干部常驻区禁毒办,确保禁毒工作实体化运转。科学预测、精准投放,将禁毒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保障,并由区禁毒办统筹专款专用。2020年至今,全区累计投入禁毒工作经费3000万元。
强化督导问责。区禁毒办发挥统筹抓总、督导推进工作职能,按月对各街道禁毒工作进行督导,全区因禁毒工作先后追责问责多人,其中4名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被区禁毒委约谈,12人被单位领导提醒谈话,1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3人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强化禁毒工作基础。构建禁毒工作的四大体系、八大机制,组建禁毒工作的“四梁八柱”,指明工作方向、提升工作效率、评估工作成果;建立举报奖励机制,推动禁毒工作全民参与,根据“一事一奖”原则,现已累计奖励资金40余万元。
重拳出击
对毒品犯罪零容忍
今年3月,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禁毒大队根据线索,在某小区内将涉嫌制贩毒品的犯罪嫌疑人谢某某、喻某某抓获,当场查获毒品550余克,为社会消除了一大安全隐患。
这是金牛区重拳出击,对毒品犯罪零容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牛区大力开展综合治理,坚决遏制毒品犯罪蔓延态势,为深化“全省禁毒一张网、全国禁毒一盘棋”全城化协作格局贡献力量——
加大联合打击力度。建立公检法专案协作机制,实现所有重大毒品案件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提升“打财断血”质效,有效摧毁毒品犯罪经济基础。
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以全国“净边”行动和全省“天府破冰”“奋进”“护旗”系列行动为载体,强化毒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成功破获省公安厅督办案件3件;“天府破冰2020”百日攻坚战胜利收官;2020年至今缉毒执法成效名列全市、全省前列。同时,派遣公安干警到凉山州协助解决脱贫攻坚和区域性毒品问题,并形成了长效合作机制。
落实“三级办案”机制,深化全口径合成作战。将“跨区域协作、多层级并进”的工作思路贯穿于缉毒执法始终,严格落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和派出所办案队“三级办案机制”,不断做优做细情报研判、线索的落地查控。2018年至今,依托“三级办案机制”,区内外共破获部级目标案件8件、省级目标案件31件。
成都市第四十四中学校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如何防范新型伪装毒品。
预防为主
筑牢“防毒大堤”
“您看,这个像冰糖一样的东西,就是新型毒品冰毒,一定要告诫家人,千万别去沾。”在金牛区中铁二局中心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金牛公安民警联合抚琴街道禁毒志愿者,开展“面对面、零距离”的禁毒宣传,提高辖区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拒毒、防毒的能力。
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关键在于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汇集禁毒强大合力。在金牛辖区里走一走,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禁毒氛围。在凤凰山街道区级禁毒主题公园、营门口街道禁毒宣传教育小广场、茶店子街道一级示范性禁毒教育微基地等处,生动活泼的禁毒标语、宣传画等与周围景观和谐融合,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提升识毒、防毒、拒毒能力。目前,金牛区新增校园教育园地7处、社会面禁毒宣传阵地70处,禁毒宣传教育阵地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100%。
青少年群体是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群体。金牛区以“6·27”工程为重点,相继建成投用区级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及禁毒宣教阵地77处。全区79所中小学聘请“法治副校长”,全区84所中小学校共53466名师生参加全国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参与人数位居全市前列,教师秦婷代表成都市在国家禁毒办组织的禁毒名师TALK“一堂禁毒课”活动中,获“禁毒明星教师”称号……具有金牛特色的校园禁毒教育品牌初步形成。
同时,金牛区共开展“禁毒6·26金牛在行动”“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等禁毒宣传活动180余场,60万余名群众参与活动,“国际禁毒日”主题信息被中央办公厅信息综合室采用;大力开展禁毒宣传“七进”活动,设置公益广告、标语300余处,发放宣传册25万份,禁毒预防教育效果评估位居全市前列。
强化管控
提升禁毒防控能力
近日,凤凰山街道组织辖区内5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前往凤凰山派出所进行尿检,结果均为阴性。同时,禁毒社工以生活、工作等方面为谈话切入点,了解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身体状况、思想观念、活动轨迹等情况,鼓励他们树立戒毒信心,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彻底戒断毒瘾,融入正常生活。
涉毒人员管控是禁毒工作的难点,也是社会治理的痛点。金牛区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构建起涉毒人员全流程管控格局——
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金牛区对全区在册吸毒人员采取动态管理,健全禁毒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动态调整完善吸毒人员信息库,及时核查清理失效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在册吸毒人员全员建档录入。依据吸毒人员风险等级,推行“四色标识”制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成立“5+3”工作小组加涉毒人员家属的管控专班,近三年实现吸毒人员“零肇事肇祸”。严格落实对在册吸毒人员的“周访”制度,最大限度遏制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积极运用毛发检测等技术排查复吸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应收尽收”。
同时,金牛区秉持“应帮尽帮”理念,去年以来已对800余名涉毒人员开展帮扶救助工作。针对在所戒毒人员,在去年开展“国庆·中秋战‘疫’禁毒专题连线”电话探访活动基础上,今年再次开展中秋佳节“云上寄相思”远程视频探访活动,充分发挥亲情帮教作用,巩固戒毒成效。
堵源截流
全力遏制毒品源头
金牛区沙河源街道古柏路,是远近闻名的“物流一条街”,共有5个物流园区371家物流企业。为强化监管,金牛区设立属地街道牵头、属事部门参与的禁毒工作专班机制,抽调骨干成员组成专项整治队伍,针对物流园区、企业每月开展联合检查和情况分析,实现对涉毒物件、人员的快速反应,建成名副其实的“物流禁毒示范街”。
拉大视角,金牛区还在全市首创寄递物流行业签订《禁毒责任书》机制并100%落实,签订《禁毒责任书》2万余份。深化寄递物流行业禁毒工作,推动落实全区物流企业100%持证经营,从业人员信息100%登记,从业人员100%培训上岗。
堵源截流,金牛行动不止于此。通过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原料、设备及市场、仓储管理的监管力度,推行电子识读标签等信息化管理模式,建立易制毒化学行业人才专家库,严防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同时,常态化深入开展城市生活污水毒情监测工作,每月对全区19处涉毒重点小区进行一次污水抽样检测,通过分析污水样本,明确本地毒情形势,准确遏制毒情发展蔓延态势,有效解决毒品滥用问题。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金牛区持续提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放管服”改革,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销售、运输储存和进出口各环节管理,健全购买运输许可或备案证明核销制度,建立双向核查制度、流失追溯制度;创新监管手段,强化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实现全流程动态监控、闭环管理,既依法严格监管,又保障正当合法的科研教学和生产经营。
下一步,金牛区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禁毒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力服务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左乾东 武功/文 张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