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12月1日,四川资阳最高气温15度。在冬日暖阳照射下,城区小北街两旁的银杏分外漂亮,市民张先生拍下照片,并在朋友圈配文“资阳蓝+银杏黄,最美不过如此”。
当天,《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成德眉资协同立法的首部地方性法规。随着《条例》的施行,这也意味着“资阳蓝”将从立法层面得到保障。
成德眉资协同立法的首部地方性法规
“《条例》是成德眉资协同立法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倪勋从《条例》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亮点等方面做出了介绍。
据了解,2014年以来,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先后做出较大幅度修改,污染治理理念与措施发生较大变化。随着资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蓝天白云”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条例》应运而生。
倪勋提到,《条例》分为总则、监督管理、移动源污染防治、固定源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防范和应对、区域协同、法律责任、附则,共8章57条。其中在监督管理方面,规定以科学规划先行,建设通风廊道,明确扬尘、油烟和其他污染的监督管理职责。
而针对移动源污染防治和固定源污染防治,要重点规范物流、车籍、燃油、台账和区域管控,实现达标排放。以及重点加强石化、搅拌站、裸土、餐饮、涂料、异味、干洗管控和扬尘、农业污染防治等。
突出4大特点 城市建成区内不得露天切割与打磨石材
“《条例》规定还突出加大了企业帮扶指导、项目管控、扬尘污染管控、餐饮油烟防治4个特点。”倪勋表示,《条例》第十条规定,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环保帮扶指导,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查找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导企业落实整改,避免矛盾冲突,创造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稳健发展的双赢局面。
而《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政府应当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定和组织实施燃煤削减和清洁能源改造计划; 依法划定并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新建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工业项目依规进入产业功能区或其他指定区域加以管控。
而在加大扬尘污染管控方面,《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分别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生产加工如何防治扬尘污染作出细化,并对石材加工在城市建成区内不得露天切割和打磨石材等作业作出禁止性规定。
此外,餐饮行业油烟扰民问题较为突出,《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分别对餐饮服务项目设置要求和选址、油烟净化设施的全面安装、稳定运行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文/图由稿资阳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