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治 > 正文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拟制稿)发布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拟制稿)发布
2021-11-28 11:22:01 来源: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拟制稿)发布

中华网四川消息(朱辛)11月27日,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体系化发展”全国研讨会在线上举办。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雷小政领衔的“法艾少年”专家团队共同发布了《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拟制稿)。会议同步启动了“校园行”活动,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7名民警受聘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成为“禁毒防艾”实务讲师。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拟制稿)发布

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安家爱在研讨会上指出,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方位厉行禁毒方针、全链条参与禁毒人民战争、全环节推进禁毒防艾工作。此次发布的《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拟制稿),前移了禁毒防艾教育的关口,创新了生命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推进了全民健康工程。携手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体系和一体化禁毒格局,持续加强禁毒防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优势互鉴、资源共享。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拟制稿)发布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认为,当前艾滋病总体防控形势还比较严峻,目前疫苗还没有最终成功;国际上基于既往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预防效果有限。我国新时期的艾防工作应该坚持并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在宣传方式上应在提高针对性上下功夫,同时注意宣传的平衡性,既不要提得过高,近乎恐吓,也不要放的过低,忽视风险。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特殊的行为人群和新型毒品等的影响,对青少年学生完善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促进其积极转化为信念和行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未成年人“两法”修订工作顾问宋英辉强调,根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应当在青少年教育及早开展相互联系、影响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传染病预防等教育;希望密切结合“两法”的实施,督促落实相关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并让预防教育走入学生课堂和教师入职培训;同时也要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力的部门和人员强化督办问责。

项目负责人雷小政指出,与总体低流行水平相比,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感染艾滋病病毒呈增长趋势。拟制稿除了介绍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与预防、检测、阻断、治疗、疫苗研发等医学常识外,还在宏观上分析了艾滋病防治与依法治国、国家安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的关系,探索了消除歧视与去污名化、人人平等、主体参与、“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等理念和原则,结合传染病防治法、民法典、行政法,尤其是刑法的11个相关罪名等,总结了青少年在休闲娱乐场所、社交软件、同性恋爱交友等方面的安全行为指南。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邀请到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中共中央“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以及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中国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山西省临汾红丝带学校、成都体育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单位共一百余名代表参加研讨与发布会,多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在线主题探讨与交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等相关官员对会议表示了祝贺。(四川省戒毒管理局供图)